起鲜明导向军营观察丨军士选晋立

凭素质立身,军营晋立靠实绩晋升

  ■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鲁泰来

  “陈德浩排名第一,观察丨军阚得开位列第二 。士选”2月底 ,起鲜在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场务连,明导军士选晋考核结果揭晓 ,军营晋立公示栏上的观察丨军成绩,让上等兵陈德浩既惊又喜 。士选

  “你入伍时间虽短,起鲜却已掌握机械排弹和车辆驾驶2个专业本领,明导多次在演训任务中崭露头角,军营晋立是观察丨军连队有名的‘多面手’  ,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。士选”听完曹指导员的起鲜一番话,陈德浩暗下决心 ,明导要把以后的工作干得更好  。

  凭素质立身,靠实绩晋升 。采访中,曹指导员回忆起2023年9月的那次选晋考核,“当时,全连官兵也很受震撼”——

  下士敖一翔以第一名的成绩晋升 。选晋结果公示后 ,曹指导员结合连军人大会进行解释说明 :敖一翔担任消防班副班长期间,群众口碑好、带教作用发挥显著,缩短了消防员的成长周期 ,成绩有目共睹 。

  优秀者优先 ,能干者能上  。随后 ,敖一翔被任命为消防班班长,成为全连年龄最小的班长,有的班员甚至是兵龄远超于他的一级上士 ,但没人不服气 。在敖一翔的带领下,他们针对新装备特点,重新修订消防预案,有效提高了处置效率 ,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 。

  “毋庸讳言,过去有凭感觉打分、靠感情排名的现象。现在 ,无论是进行群众评议,还是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  ,大家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成绩。”曹指导员说,把日常工作表现比一比 ,军事考核成绩亮一亮 ,就争议少了 、心气顺了 。连续几年的问卷调查中 ,该连官兵对选晋工作满意度都很高 ,“硬实力才是通行证”已成为全连共识 。

  “当前,士兵制度改革落地,备战打仗导向鲜明,‘好中选优 、优中选强’愈加突出 ,对军士能力提出更严要求。”采访中 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负责兵员工作的一名干事告诉记者 ,提高选晋工作的精准度和操作性,拿出客观公正的结果,已成为阳光选才的必答考题 。

  从“结果导向”到“过程导向”,推出“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” ,为日常表现留下真凭实据;从“齐步走”到“优者先” ,细化完善军士优先晋升 、提前晋升 、越级晋升 、放宽条件晋升标准 ,为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;从“看局部”再到“观全局” ,强调通盘考虑、整体谋划,动态优化指标分配,向新质作战力量部队、一线作战部队倾斜;从“短期使用”到“长远储备”,预设人才关口,为潜力突出的军士骨干设立“苗子库” ,逐人规划成长路径盯苗培养……

  建章立制 ,一项项举措传递着“凭素质立身 ,靠实绩晋升”这一相同的信号,越来越多的战士意识到:成长没有捷径、进步没有后门,唯有踏实奋斗才能迎来广阔前景 。

  新风扑面,一项项转变汇成了“综合素质量才 、公平公正选才 、瞄准打仗留才”的格局,加快形成军士人才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的崭新局面。

  军士选晋立起鲜明导向

  ■汪 笑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鲁泰来

空军某部组织开展训练 。徐世龙摄

  全方位量化——

  为每一分努力开出即时“证明”

  3000米跑打破全连纪录 、值班工作获得上级表扬……熄灯前,东部战区空军某旅某站马站长打开上级配发的平板电脑 ,为全站士兵逐一录入当天积分。在这个旅,这一幕是每名站(班)长睡前的“固定动作”。

  电脑前 ,某连张指导员为记者展示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平台。翻看近几日积分明细,奖分点来自战备训练、日常管理、政治教育等几十个方面,几乎涵盖了一名士兵日常表现的各个方面。只要符合条件,都可以通过自己申报、干部骨干审核的方式 ,进行基础加分、进步赋分、成绩“弹性奖分”。

  “一次加分不多,却为每一分努力开出了即时‘证明’ 。”张指导员说,当把具体贡献转化成分值,个人的贡献便看得见、数得清 、记得住 。

  积分自己会“说话” ,让优秀的士兵不吃亏 。下士邱国强是连里的“修理能手”,动手能力强但不善言辞 ,干得多说得少 。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,自己拎着工具箱,往返于车场、台站,连里却少有人知道他在忙啥。

  邱国强所在连队主官一直为其悄悄记录着 。默默付出的他被积分“推到台前”,走上排行榜前列 ,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能力和表现。2023年9月,选晋考核的民主评议中 ,大家一致将他排到前列 。

  军士是部队骨干力量 ,很多岗位都在日复一日处理重复性工作  、琐碎性事务。6年前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开展集体调研 ,发现一些士兵认为“多干少干一个样” ,工作上的细小差异很难被人发现。这让他们萌生了建立一套量化管理机制的想法 。

  2020年 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推开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,在《军队基层建设纲要》和条令条例框架下,总体设计计分标准,动态调整积分内容 ,全方位量化能力、行为和业绩等综合表现。

  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,积分制量化管理 ,本质上是为了让日常表现得到客观梳理,将踏实肯干 、具备潜力的士兵挖掘出来,把“平均主义”的歪风扭转过来 。

  从“观望”到“追捧” ,从“被动计分”到“主动争分”……这些年,越来越多的士兵尝到积分制的“甜头” 。据调查  ,绝大多数士兵认为,参与积分量化后,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高 ,愿意追求学历升级、技能提升 、多元发展。

  “改变是显著的 ,‘选晋前拼命干  、选晋后松一半’的情况再难看到。”一位指导员说,由于积分长期有效  ,大家“铆劲奔跑、全程冲刺”的良性竞争已成新常态。

  全环节把关——

  箍紧“制度的木桶”,存住公平公正的清水

  “为什么推荐他”“为什么排在前”“有哪些依据”……在某营会议室 ,讨论氛围异常热烈 ,不时出现打断和追问  。每次临近选晋,该营金教导员都要召集各连主官,酝酿讨论结果 ,把每名参考对象的平时表现评一评、议一议。

  “有权必有责,有责必监督,要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。”金教导员说,营党委从全营整体建设出发 ,进行针对性指导 ,引导各党支部从多角度衡量战士,防止主观片面 、以偏概全,确保拿出充足公正的理由 ,得到群众满意的结果 。

  “木桶原理启示我们,储水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。”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,军士选晋任用事关士兵切身利益,事关基层风气环境,一处不慎 ,就可能生怨气、坏风气 。近年来,他们设关口、立规矩,好比箍紧“制度的木桶” ,存住公平公正的清水 。

  电脑前 ,记者看到区域内各单位的选晋指标分配表 。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的一名干事说 ,只有精打细算,着力将结构调优 、能力调强、队伍调活 ,才能为基层做好一次性分配 ,避免指标二次截留,为战斗力链条上的关键节点配好配足人才 。

  一分部署 ,九分落实  。选晋工作涉及层级多 、事项杂、周期长,如何确保干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 ?

  “从各级机关到基层营连,每个节点该干啥、注意哪些问题 、做好什么准备全都一目了然  。”面对记者的疑问,这位干事取出一本手册。

  前期 ,他们广泛征集各部队反映的疑难问题,依照法规政策,围绕“进、训、考 、升 、调、出”链路,编写《兵员业务操作规范》 ,经过多轮研讨 、修正 ,形成一份“看了就懂 、照着能做”的兵员业务工作清单 ,带动基层开展自查自纠,规范工作运行 。

  去年底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组成专项考核组 ,对面临晋升的高级军士苗子进行考察,同参考人员本人、身边人及单位主官分别展开谈话,多维度掌握人员综合素质。这是该战区空军为晋升高级军士军衔选拔考核单独建立的“三见面三摸清”考察机制。

  “高级军士是基层建设的支柱 ,选什么人 、用什么人是一个风向标。”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,近年来,不少军士骨干因能力突出被选入“苗子库” ,但并不代表他们进了“到点顺晋 、一干到顶”的保险箱 ,依旧要摸清摸透现实表现、令岗情况、推荐程序 ,真正将业务过硬 、工作踏实 、带头作用明显、任务完成出色的人才留下来。

  2月初,在航空兵某师机场 ,一场军士选晋的专业考核正在进行 。处处可见全程记录的摄像机 、目光锐利的风气监督员。负责兵员工作的该师机关魏干事告诉记者,如今,考核标准更严格、程序更规范 ,就是为了把住考风考纪关 ,检验出参考人员的真实水平。

  “机关不插手、基层秉公办 、全程严监督” ,这股新风正气,金教导员感受真切。他说:“现在,只要把各环节拿出来‘晒一晒’,就堵住了打招呼的‘后门’。就像一道道‘防火墙’,挡住了外来因素的干扰 。”

  全流程向战——

  坚持用战斗力一把“尺子”量长短

  “手心手背都是肉,谁走了都心疼。”竞争愈加激烈的留队形势  ,也曾让某连张指导员颇为棘手。

  一名之差 ,就是走留之别。徐恒和另一名战友岗位相同 ,军事训练成绩、职业技能鉴定、培训经历都满足晋升要求 ,民主测评 、群众反映都很认可 ,日常表现不分上下 。

  选晋方案再次酝酿,张指导员与两人的班长反复商量,这次他有了崭新的视角。徐恒不仅悟性强,专业上手快 ,还不满足于完成操作 ,对装备底层机理研究兴趣浓厚 ,经常在训练间隙,追着老班长提问。反观另一名战友 ,虽工作踏实 ,但对新事物接受慢,不愿意在训练转型上下功夫,这与新型高素质军士人才的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。

  最终  ,该连党支部出于培养骨干力量的考虑,优先推荐徐恒留队。同两人单独谈心后 ,另一名战友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,能够以积极心态迎接新的征程 。

  “军队是要打仗的 ,要用打仗标准精心选拔 、悉心培育人才。”某旅王教导员告诉记者,过去依赖看分数 、凭票数来定结果 ,有时伯仲之间难取舍。现在,他们坚持用战斗力一把“尺子”量长短 ,让战士选晋时有底气,工作时更有方向 。

  近年来,这个营面对训练转型,推开军士能力素养“3会3能”规划 ,即学会3种技能 、掌握3种能力 。经个人申请 、连队把关 ,人人形成能力清单  ,并结合每季度训练考核对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公示  。

  战斗力链条上,谁发挥作用突出 ,选晋指标向哪里倾斜 。前年9月 ,支安祥以连队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为中士 ,在新的培养模式下 ,他不仅精通通信专业  ,还掌握车辆驾驶、雷达 、指挥控制等多种专业 。在去年的演训任务中 ,该营突遭打击特情,危急时刻 ,支安祥一人顶起3个战位,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,为身边战友起到良好示范 。

  近年来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对表上级规定 ,对一线作战部队紧缺急需的士兵骨干予以重点保留,特别是主战专业人才 ,以及专业性强、培养周期长的优秀人才 ,明确优先保留。

  导向在哪里,哪里就有激情干劲 。考核标准向战位延伸、向练兵场辐射——

  学习动力在激发。航空兵某旅刚刚完成换装 ,面对新旧装备需同步保障的挑战,一半以上的机务军士技师迎难而上,自觉投身换装,练就保障2种机型的本领。

  创新活力在释放  。在该战区空军近两年“微创新”获奖项目中 ,士兵主导或参与的有近20项 。技师赵向楠自研指控系统终端 ,主动与厂家对接,对装备控制手段改进升级 ,被评选为“空军首批特级工匠”。

  胜战能力在提升。去年  ,某旅二级军士长王成涛带领班员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斩获佳绩,在演训任务中刷新装备性能边界。对此,他不禁感慨,以前出任务、搞训练,都是“催着干”“赶着练”,现在立起战斗力标准硬杠杠 ,大家“比着干”“争着练” 。

  锐视点

  以战选才 为战赋能

  ■田鸿文

  “治本在得人 ,得人在审举,审举在核真 。”东部战区空军机关将军士选拔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,创新运用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这一全过程评价模式,狠抓军士选晋流程监管 ,营造公正公平的考核环境 ,立起靠素质过关 、按成绩排名 、凭本事选晋的导向 ,受到官兵普遍好评 。

 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 ,基层的基础在士兵 ,士兵的中坚在军士  。伴随新的士兵制度施行 ,军士队伍地位作用更加凸显 、进出渠道更加顺畅 、职业路径更加清晰、培训考核更加规范。各级带兵人只有对选改晋升、培训考核、配备使用等主体制度精细统筹、公平考量,才能真正把优秀的骨干人才选拔出来、保留下来,激活军士队伍内在动力 ,为决胜未来战争提供坚强人才支撑。

  “怎么样去选”引导着士兵“怎么样去干”。公正选才 、精准考核,就能调动军士队伍谋战务战  、备战胜战的主动性,激发干事创业 、奋勇争先的积极性。之所以个别单位会因选人不当出现问题  ,与考核不准不实有直接关系 。有的考核手段单一,唯分数、唯票数,导致士兵平时不下功夫,考前临阵磨枪;有的对真实情况了解不透,不能充分尊重民主意见 ,听不到“沉默的声音” 。凡此种种 ,都不能做到公道评价士兵 、公平选拔士兵。

  识人是用人之基 。部队工作千头万绪 ,各领域的军士岗位千差万别 ,有些工作看得见、摸得着,亮点显而易见;有些培养周期长 、成效显现慢,需要经年累月去沉淀价值 。考核选拔军士,既要看一时一事,更要看长期表现 。需把功夫下在平时,以专业的视角、全域的视野 ,多渠道考核了解士兵 ,注重在大项任务 、演习演训中考察 ,在训练一线 、带教一线中识别 。基层带兵人平日里与士兵接触多、关系近 ,也容易受固有印象影响  。只有既从生活小节察德,又在大事要事上辨才,才能真正把专业精通 、爱岗敬业 、作风过硬的人才选出来。

  公正导向连接风气导向。对待选晋工作 ,处理好了就能得人心 、树正气 ,官兵干劲充盈;处理不好 ,就会失人心、长歪风,团结力凝聚力就要受损。关键在于,政策制度讲清讲透 、流程环节公开透明。没有了暗箱后门 ,官兵自然心服口服。各级机关要在敏感事务上还权于基层,不能通过打招呼、留指标 、授意暗示等方式来插手干预,必须严查实纠、标本兼治,筑牢纯正风气的“堤坝”。